我的EDC系统日常携行篇

EDC,即Everydaycarry的首字母缩写,“每日携带”之意,也就是你天天都揣在兜里/身上/包里的玩意儿。博主会分门别类的介绍一下自己的EDC系统。当然了,出门只带钥匙和手机也是绝对可以的,这只是个人向的分享,绝没有堆砌/装逼/炫耀等目的。其实EDC这个概念,大家很小的时候就有,那时候还没有这么洋气的名头,彼时的博主也只是习惯带上生活学习必需品,并在书包里分门别类地放好,让自己可以方便取用。我一直喜欢收纳空间比较多的书包,把书和其他分开摆放。图片来自Google收纳空间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课代表来收作业时,明知道没做/没带作业的我,就可以在书包的九九八十一个分隔里假装奋力寻找作业,往往课代表都会被我整得好不耐烦,愤而离去,这样我也就有了回旋(抄作业)的余地……还有诸如变形铅笔盒这类的,放在现在应该算是硬核Mutitool(多功能工具)了,这些就不能展开来说了,不然根本写不完……图片来自Baidu言归正传,博主生活在新西兰,社会身份是物流公司小老板,家庭身份嘛,已经是两个娃的爹。这样的身份构成自然也有特定的EDC构成了。不过如今疫情当下,孩子尚幼,全家就这样呆在了国内,每日赋闲在家,目前最大的任务就是带娃,所以分享的EDC没有工作的部分,等以后回去了再做个工作篇吧。我平日出行包由3部分组成,主包:Magforce双面人注胶版,附件包:MaxpeditionEDCMini,钱包:Magforce注胶版。说到这个主包,前阵子GearKr有兄弟分享了同款,也是爱不释手。这个包我背了两年,除了出差,一直都是挂在身上。包体因为是注胶的关系,就算没装什么东西也不会看起来很瘪,算是有型有款了。这个包符合了我最主要的一个诉求:合理分隔。整体包括主袋在内有12个分隔,9个快拔挂载,里外共有6层,可谓是包尽其用了。所谓“双面人”,即日常面和战术面,随需要翻转两面使用正反各有一个velcro毛面,包括包身内部的隔层也是特殊处理的面料,可贴各种军宅章……背带有一个快抽速调的拉扣,方便调节。随包携行的物品方面嘛每个人不同,我不做赘述,放张图概括一下。附件包这个Maxpedition的EDCmini买了有很多年了,最初是用来做笔袋和钱包,没什么太多可以介绍的,如今除了放些小物件和数码配件外,夹层被我用来放一些简单的急救用品,带娃在外,有个刮擦破皮什么的,可以简单处理一下。Again,携行物品每人不同,不做赘述啦。上图~最后来讲讲钱包,博主感觉这个私人EDC里曾经的铁三角之一如今正在慢慢的淡出,至少在国内是如此的。落后的绵羊国还停留在刷卡+现金的年代,所以利用率依然相当高。而我的钱包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自我介绍!这样一来,不用我说太多,对方便能一眼看出:我是一个比较吝啬的不爱吃葱姜蒜的卧底(误?)钱包的设计一样深得我心,外部有一个直取层,我是用来放常用的卡,打开后有另一个直取袋,且非常的深,本来设计的是硬币袋,我用来放消毒湿巾了。完全展开,是一个三折的结构,最下面的小插袋是本来是设计放SD卡和SIM卡,被我用来搞封建迷信和放小万能工具了,SOG的这个小骷髅我要吹两声彩虹屁:非常小巧好用,涵盖了生活中大小场合,主流尺寸的螺帽和螺丝口外加瓶起子,还有一个应急磨刀口。看磨损程度也知道我已经用了好些年头了。说回钱包,带有5个卡槽和一个隐藏层,博主用来放私房钱银行卡(并不是),带Velcro搭扣的纸币层,上面还带一个挂扣,我挂了一个双向的Microlock用来临时挂一些更衣室或者储物柜的小钥匙。有一个插笔的开口,只是钱包稍短,一般的笔会长出许多,我找了挺久才寻着一个合适的。最后放一下钱包的内存图其实这个钱包无非还是满足了我的分类收纳要求,注胶面料和背包一样,结实也不需要怎么打理,再加上背面可以贴章……嗯?P.s:博主还有一个Magforce的快取延长包,现在用来放更多的FirstAid物品,工作或出远门的时候直接拿上就好。日常携行包具的部分就介绍完了,这样一来不难看出博主是一个Magforce的粉,主要M家的很多包沿袭了Maxpedition的设计,分隔合理的基础上也有很多巧妙的设计,注胶面料对懒人来说又非常的友好。归纳总结就是:价格便宜量又足,我一直都用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bing120.net/bxbdy/11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