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层次决定孩子的高度,家庭教育中五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父母在拿自家娃和别人对比后,常常抱怨说:“你怎么不如某某……”,孩子不是很受伤,就是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家长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娃,却很少想过,自家孩子是否也羡慕别人家的父母。

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孩子的,对于孩子的爱很多父母都说“已经尽力了”,觉得自己能给的就这么多,认为自己作为父母很合格,随后自然而然地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一旦结果不理想,他们就会指责学校教育与社会氛围,却没有静下心来反思,看自己能不能达到那种高度。

孩子成功与否,其实和父母本身的层次有很大关系。这并不是说父母有钱才会把娃送入高层次,也与寒门能不能出贵子无关,而是和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人民日报曾刊登过文章《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其中提出家长层次有五层,分别是:仅付出金钱,付出时间,思考教育目标,提升自我并言传身教,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家长们都过来看看,看自己属于哪个层次,还有无提升的可能呢?

第一层次:仅付出金钱(保姆)

低层次的父母,更像是孩子的保姆,他们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认为尽善尽美了。在生活上几乎对孩子有求必应,即使经济条件并不允许,但宁可苦了自己也要成全孩子,穿衣佩戴讲究名牌,一点儿不含糊。孩子不愿意挤公交车,不愿意换乘地铁,家长直接出钱打车。

在学习上就更是如此了,听到同班同学报了哪个补课班,不管有没有必要,也要争着抢着给孩子报上。看到别家宝宝都有才艺,父母也赶紧张罗起各种兴趣班,力争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初衷是好的,就是孩子未必认同,周末不仅要写自己的作业,还要从早到晚参加毫无兴趣的兴趣班,把孩子累得苦不堪言。孩子成绩不好时,父母常说“我都已经这样付出了,你还要我怎样?”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舍得给孩子花钱无可厚非,但父母只将金钱付出作为对孩子的养育,只“养”不“育”,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带来的后果,一是亲子关系疏离,在孩子眼中,父母可能仅仅等同于提款机,缺乏深厚的感情基础;二是容易养成孩子骄纵、奢侈的性格,须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三是“养不过,父之过”,家庭教育不到位,难以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对孩子不良习惯纠偏,自信心培养等都有不利影响,家里“只付出金钱”的推脱教育,让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层次:肯付出时间(伙伴)

生娃后让宝妈难以抉择的是做上班族还是做全职妈妈,在做全职妈妈的考量中,给孩子更多的陪伴是重要的一条。因为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所以选择留守。年有部电视剧《婚姻保卫战》,剧中黄磊饰演的许小宁就属于全职奶爸的角色。擅长煮饭和带娃的许小宁认为,他辞职担当家庭煮夫的职责,既能陪女儿一同长大,又能自己辅导功课,也省了请家教的钱,一举两得。

而现实中却是,太多的父母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位经常在外地出差的爸爸说:“因为工作失去了很多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光,她第一次走步,第一次自己吃饭,第一次打预防针都没能陪在身边,甚至她第一声叫爸爸也是对着照片说的。现在回过头想想,当初如果能申请换个工作岗位无非是少挣点钱,可惜时光回不去了,女儿已长大。”

放下手机,减少一些没必要的社交,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娃才能茁壮成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的家长,才是大手笔的父母,因为教育的长期性和连贯性,很多父母因看不到眼前的结果,往往忽略了陪伴,却错过了孩子成长与教育的最佳时期。须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启蒙教育,其实是从家庭开始的。

第三层次:思考教育目标(智者)

“我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怎样的人?我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很少有家长能提出明确的教育目标,大部分人甚至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他们更善于付出艰辛的努力,认为“我已经做到了家长的职责,孩子最终成为怎样的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是他们的事”,而缺乏可操控的预期目标,丢失了方向感。

你可以期待孩子考上一所重点大学,然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能过上幸福的人生;你可以发掘引导孩子掌握一技之长,长大后他或许可以以此为生,或者能成为他烦恼之外的宣泄渠道;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勇敢、善良、正直的人,也可以从小对他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大的目标下还有小的目标,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他的掌舵人。

订立这些目标时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进行,并征求娃的意见,然后再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也列个“五年计划”之类的。相反,没有思考过教育目标的家庭,孩子就容易沦为学习机器,他只知道提高分数,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以致高考填报志愿时全凭感觉走。有的因为从小缺乏目标的激励,一路成长随心所欲,往往幸福感、成就感也很低。

第四层次:提升自我并言传身教(榜样)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著名主持人董卿说:“你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对于父母而言,最大的悲剧在于,一方面抗拒自己的成长,一方面却在严加管教子女,把成长的任务转接到孩子身上,格外需要娃们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付出,这就是“双标”。对孩子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无法自立自强的家长,显然没有资格成为孩子的榜样。

这并非要求每个父母都是成功人士,而是要努力从自身加以改善,给孩子一个向上的力量。小琪是一位全职妈妈,曾经她也围着柴米油盐和孩子的吃喝拉撒打转,两年后在意识到自己可能与社会脱轨后她积极转变,一边带娃一边考心理咨询师证、教师资格证,并大量学习育儿知识,还尝试自媒体写作。她的世界里不再是单调的围着孩子和锅台转,她有了自己的粉丝,有了更多的朋友,也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这就是成长型的妈妈。

近些年,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大学的新闻非常多,也给那些懒惰的父母提个醒。学习是一生的功课,无论何时都不应该拒绝成长,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后。言传身教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家长先提高自己,再提高孩子,与孩子一同成长!

第五层次: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后盾)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最高层次的父母,这需要父母极大的理解和不断的鼓励。什么是最好的自己?怎样衡量一个人是否为真正的赢家?并不是用拥有多少金钱来衡量的,而用孩子过得是否幸福来衡量。

小琳高考成绩优异,志愿填报的都是、大学的园林专业,这让亲戚很不理解,认为孩子“没出息,白白考了这么高的分数”。但小琳的父母却支持她的选择,父母认为“孩子既然有能力考上重点大学,就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这非常难得。

现实中面对孩子畏缩不前,指东打西,很多父母是采取呵斥、强行干涉的态度解决的,觉得娃“丢人”,其实大可不必。父母应多给予孩子爱的拥抱和鼓励,告诉他无时无刻不站在他的身后,鼓励孩子去发挥。就像《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喜爱摄影的学生,最终在父亲的支持下成为一名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家,而放弃了在大多数人眼中前途无量的原专业。能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有时候全在父母一念之间。

各位家长朋友,你现在属于哪个层次呢?你愿意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而更多地陪伴,共同学习,并支持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吗?你的难处在哪儿?

我是糖果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bing120.net/bxbfl/9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