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人悲痛却真实发生的故事
故事从一段视频开始
“患白血病的老婆骨髓移植当天,配型成功的她二哥和三哥突然反悔,医院门口我跪着求岳父都没有用。”小伙绝望地说到。
网络热图:小伙跪地求岳父
视频里跪地的小伙叫范林俊,山西晋中平遥县人,他的妻子王爱患上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的二哥、三哥,却在关键时刻拒绝捐献骨髓,妻子也错过了最佳移植时期。长达一分多钟的视频里,医院门口,范林俊双膝跪地抱着岳父苦求着,希望能劝二哥三哥同意捐骨髓救妹妹,岳父一次次地推开他。在这之前,他已经给妹妹的两个哥哥下跪了好几次,均遭到拒绝。徒留范林俊一人蹲在门口无助地流泪。
《动画科普:捐骨髓真的有害健康吗?》
面对整个事件,我们不想去用道德的标尺评论什么,或许患者的家人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但是,白血病群体的治疗与康复,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白血病,被人们俗称为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3D演示什么是白血病?》
通常,白血病采用化疗和免疫疗法进行治疗,以缓解病情。近年来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治疗恶性血液疾病有很好的效果,被称为根治此类疾病的唯一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源有三种,骨髓、脐带血和外周血。之前采用较多的是骨髓,新闻中王爱的移植采用的也是这种途径。但骨髓库属于信息库,一是患者很难找到合适的配型,因此骨髓移植通常先做家人的骨髓配型,这样可以增加配型成功的几率;二是即使有幸找到配型,等待移植的时间周期也比较长;第三最重要的就是涉及捐献意愿的问题。因为骨髓采集的过程比较痛苦,患者移植时捐献者的身体状态和心理因素都会影响到捐献能否如期进行。因为在移植准备的时候,患者已经通过化疗等,完全摧毁了自身的免疫系统,此时的悔捐对患者而言无疑是致命的伤害。
那么对于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疾病患者来说,只能被动地承受着悔捐等的巨大风险吗?
现代医学给出答案:不是!
上世纪70年代,科学发现脐带血中富含干细胞,特别是造血干细胞,含量可与骨髓相媲美,可代替骨髓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来源广泛,采集对孕妇和婴儿没有任何伤害,这一发现,给无数血液病等恶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春天。
随着临床应用案例的增多,脐带血在移植中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简要来讲,移植是要把干细胞输入到受者体内,使其在受者体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现在临床的移植目的是要把恶性疾病治好,而治好恶性疾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希望移植后不要有原发病复发的情况,希望患者能彻底脱胎换骨,完全治愈,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第二个问题就是不要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为移植后患者身上的干细胞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已经不是自己的,是供者的。供者的免疫细胞在病人体内生长,如果出现终生免疫排异,就会转化成关节炎、皮肤花斑、口腔溃疡等慢性疾病,虽然恶性病治好了,这些并发症也会伴随患者一辈子。恰好脐带血移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其最大优点就是移植后GVHD低,复发率低,能使患者得到治愈,像正常人一样组建家庭,正常生活。当然如果是家庭自存的脐带血,应用到本人,没有任何排异反应,所以术后的生存质量会更高。因此,很多血液科专家也呼吁大家珍视脐带血,为孩子和家人保存一份生命的备份。
医院血液科主任王静波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体储存脐带血其实并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孩子,同时也是为了家里人,不仅可以给父母使用,还可以救助表亲堂亲等其他的家族成员。因为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目前许多三四十岁的病人,往往面临着父母年老、孩子尚小的局面,一旦生病面临没有供体的难题。如果有幸在公共库中找到合适的配型,其移植效果也无法跟自己亲缘的脐带血资源相比。此时,如果在孩子出生时存了一份脐带血,亲缘的半相合脐带血移植就非常有意义了。王教授直言,自存储脐带血很值得,应该保存。
根据我国发布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医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包含脐带血在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治疗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放射病、骨髓衰竭、血红蛋白病、重症免疫缺陷病、代谢性疾病等10多类疾病的治疗。
我们庆幸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请大家认识脐带血的重要作用,珍惜脐带血,大病面前留下一份希望。让我们祝愿王爱能找到合适的配型,早日恢复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