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纸巾诱发白血病8月谣言大盘点,别再

8月已过

“谣言圈”依旧活跃

各种新老谣言层出不穷

让我们一起来揭露它们的真面目吧!

劣质纸巾或导致白血病?

近期,一则有关“纸巾危害”的帖子在朋友圈疯转,网帖引用了央视一段对纸巾品牌的调查。还列举了劣质纸巾中含有的荧光剂等物质对孩子的六大危害,如导致儿童患白血病、影响生殖系统、导致儿童智力问题等。

辟谣:帖子里所说的央视调查节目,内容是北京市消协对各品牌纸巾进行的抽查检测。节目只提到了抽检纸巾的卫生质量不达标问题,并没有提到帖子里所说的“儿童白血病”等内容。

至于帖子里提到的“导致儿童患白血病”相关内容,与多年前便已流传在网上的一篇题为《电磁辐射的6大危害》的网文竟然一模一样。

可以看出,帖子只是把网文中的“电磁辐射污染”替换成了“劣质纸巾”,其余内容,包括数字都几乎一样。因此,这则帖子是谣言无疑。

不过,劣质纸巾确实存在细菌超标、残留化学物质危害健康等问题。所以,大家购买时还是应选择按国家标准生产的正规品牌。

接个FaceTime,手机就会被锁?

近日,有网友称,如果接到陌生邮箱帐号发来的facetime视频通话邀请,千万不能接,否则苹果手机将会被锁!

辟谣:

江苏网警微博表示,不可能仅打一通电话,就能盗取帐号、锁定手机。类似电话或是不法分子用来进行广告宣传的工具。

业内人士提醒,如不想受到此类骚扰,可在“设置—facetime”中选择关闭,同时要妥善保管帐号密码,开启双重认证,确保设备安全。

舔勺子可测健康状况?

一段名为《用勺子就可以在一分钟之内检测出自己身体是否健康》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称,只要将勺子在舌头上摩擦,再放进透明塑料袋里,用灯照射1分钟,若勺子无变化说明身体健康;若勺子上的污渍呈现某种颜色,则说明有问题,如白色说明存在呼吸系统感染。这是真的吗?

辟谣:据上观新闻报道,医院检验医师马硝惟表示,口腔中的不少物质确实与人体的健康有关。如唾液中的C反应蛋白等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相关。但相关情况只能用仪器测得,勺子是不可能的。

此外,按照视频中的方法自测,由于结果不准,可能会给自己无端增加心理负担。如果要自测健康,正规场所的定期健康体检才是正途。

一杯酸奶=两罐可乐含糖量?

8月,朋友圈疯传“酸奶陷阱”的文章。文章称,“一杯酸奶等于两罐可乐,因为酸奶的热量是可乐的2.2倍,含糖量是可乐的1.32倍”。并由此得出结论,“喝酸奶减肥的说法是世纪谣言,酸奶还不如可乐健康”。

辟谣:网帖将可乐和酸奶进行了比对,可乐上标注的能量为千焦/毫升,碳水化合物11.2克;而酸奶上标注的能量含量为千焦/毫升,另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质2.6克,脂肪2.7克,碳水化合物11.0克。单看能量数值,酸奶的能量确实为可乐的近两倍。

上海交通大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刘璟表示,这种比较没有意义。首先,不是所有酸奶的含糖量都高。其次,就算含糖量低的酸奶,能量都比可乐高,但这并不代表酸奶没有可乐健康。可乐能量少,是因为可乐中的营养成分也少。酸奶能量高,因为酸奶中除了有糖,还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但是,专家也提醒,光靠酸奶减肥是不行的,酸奶本身并不具备“减肥”的功效,如果不注意控制能量,有时候还会起到反作用。

艾滋疫苗研制成功?

近日,一些标题类似于“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强生集团宣布志愿者%产生抗体”的文章在网上疯传,似乎困扰人类几十年的医学难题已被破解……

辟谣:据科技日报消息,所谓疫苗研制成功,只是部分媒体和公众的误读。这并不是全球首次HIV疫苗人体试验,目前获得的也是较早期的结果。让志愿者产生免疫应答,并不代表这种疫苗就能预防艾滋病。距离真正可以广泛应用的艾滋病疫苗,还有很远的距离。

强生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某些中文翻译夸大了研究结果的意义。“其实就是一个研究阶段的进展,显示了乐观的前景”。

《战狼》剧组为庆功发红包?

“战狼2票房剑指60亿,庆功宴,撒钱啦!我刚抢到xx块~”近日,不少网友的朋友圈被这条活动链接刷屏。这是真的吗?

辟谣:据众多上当受骗的网友反映,点击链接后,发现要领红包必须先分享到3个群,再分享到朋友圈,还要帮某APP发一条朋友圈广告,等做完上述动作,网页会提示:“红包会在48小时内存入您的钱包,请保留朋友圈24小时。”可24小时后,







































白癜风能治好
白斑专科著名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bing120.net/bxbdy/1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