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的症状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211/4577569.html
李松蔚老师在做客圆桌派曾讲到他现在工作的一部分是:要教一些女生该生气就生气,活得原始些…..
简单些说就是现在好多好女孩不知道可以生气。其实原本每个人都是从小孩子长大,小孩子性情很真实,生气就是生气,不会装。然而当长大,这些最原始的反应却在教育中遗失了。
按李松蔚老师的话就是形成了绕开原始反应的防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常被PUA的原因。《他们都说你「应该」:好女孩与好女人的疼痛养成》一书对此谈到:
许多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思考如何被别人喜欢,而不是自己喜欢什么。久之,当太过习惯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活,也就无法感知真实的自己了。那真实的自己哪里去了?怎么会遗失?如果遗失了,还能找回来吗?
01遗失的自己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的女主金智英,从小被教育女孩吃饭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危险的时间、危险的人要避开。当路遇渣男尾随,爸爸不顾她内心的恐惧和担心,责备她裙子穿得短,选的补习班太远......爸爸的苛责、重男轻女,妈妈对爸爸的一味听从,养成她压抑的性格。
受过高等教育、能力出众、看起来温婉和顺的金智英嫁了一个收入不菲、温柔体贴的丈夫。她带着做婆婆好儿媳、丈夫好贤妻、女儿好母亲的使命与责任,一面感受着别人羡慕的幸福,一面为生活所困,内在满是莫名的困惑与迷茫。当手腕痛遭质疑:饭是电子锅煮的,衣服是洗衣机洗的,手腕怎么会痛?当过年在婆家忙碌完疲惫不已想休息,却被要求继续招待婆婆的女儿。当对老公心有不满,自责不已......一直在照顾别人,遗失了自己,直至患上心理疾病,走进咨询关系终结这一切。
一位女性来访家有二宝,爱人经常出差,双方老人都在外地,她常常一个人照顾家。年初身体出了状况,过年为照顾老人感受,依然选择回老家。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加上路途奔波,当然还有此前压抑许久的不快,因为琐碎爆发。一大家子不欢而散。此后她从自责到无法入睡,深陷抑郁情绪。想到自己一直是为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存在。不曾给自己留一点时间、空间。被点滴累积的小事燃爆,她痛苦不已。
那么这个自我遗失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02我们无妨活得自我一点
动画片《天气之子》中的女主阳菜15岁开始与弟弟相依为命。
为了生存,她谎报年龄打工养活自己和弟弟。而在剧中,阳菜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能够把暴雨天气化为晴天的“晴女”。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牺牲,换得一个又一个渺小而短暂的晴天。
在临床工作上,其实我们也不难会发现那些过早成熟的孩子,往往会透过承担起大人的责任,而遗忘了自己也只是个小孩。
旅馆的最后一晚,阳菜问男主:「你希望放晴吗?」面对青春傻蛋男主肯定的回答,阳菜选择透支自己的能力,同时也献出了生命。
阳菜用牺牲自己换來了东京漫长雨天的结束。阳菜,我想就是李松蔚老师讲的需要活得原始一点的人。
面对东京湾被淹和献祭自己,阳菜的想法是大家都想要晴天,帆高也不希望一直下雨吧,那我牺牲自己换取大多数人的安宁好了。在她的认知中,自己是不值得存在、不值得被爱的。那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说生命头三年,妈妈完全被婴儿使用,爸爸看到并支持妈妈,婴幼儿的自我得以建立。此后,爸妈相爱,作为稳固的后方支持他们,儿童得以全然、专注的做自己。那既有父母爱的包裹,也有清晰的边界。他们会形成完整的自我和较高的自尊。然而,如果父母情绪起伏不定,给予孩子的爱是匮乏的,在和孩子的关系中或边界不清或动辄得咎,甚至从儿童那里寻求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