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报销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在于理念

一、前言

业财融合作为管理会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指财务与业务之间的高效融合。单位业务本身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如果财务管理工作不能与业务活动保持一致,就非常容易引发“财务、业务两张皮”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提倡高校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二、业财融合背景下高校财务报销体系构建路径

(一)推进业财融合达成共识

业财融合背景下,高校财务报销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在于理念认知方面的转变,只有高校内部在业财融合理念认知方面达成一致,才能够为财务报销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具体来说,高校领导层应从顶层设计入手,致力于打破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行政壁垒,对高校内部相关的资源进行统筹协调,扫清财务报销体系构建的障碍。

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全面加强对业财融合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围绕业财融合理念制定一系列宣传教育策略,综合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模式,在内部大力宣传业财融合理念,使各个部门在正确认识业财融合理念的同时了解自身在业财融合中的责任,从而主动配合并参与财务报销体系建设。

如此,高校各个部门才能够形成一致的认知,保障财务报销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二)详细呈现报销管控要点

在业财融合的大环境下,企业应详细呈现报销管控要点,系统覆盖内容描述、管控要求、会计审核、管控环节等相关内容。

例如,差旅费的首要管控重点在于出差必须要领导层进行事前的审批;管控内容需要包含是否按照要求提交详细的出差信息申请单,也必须要领导进行事前的审批;管控环节则需要针对出差申请进行管控,如果存在系统错误,就要判断是否需要通过会计人员判定流程。

(三)构建标准化报销核算体系

业财融合背景下,高校必须要构建标准化报销核算体系,从而有效规范报销核算的整个流程。

首先,应将高校核算类型与业务内容相对应。高校财务部门需要全面分析相同费用在多个业务场景中对应的报销特征,然后找出与核算支出分类相对的相关信息。

例如,对于服装费用来说,处在不同业务场景中,可以分别对应劳保用品费用、学生活动费、其他商品与服务费、其他消耗品费用等各种类型,高校财务部门可通过系统建立对应的核算类型,保障其与详细的业务相对应,从而有效规范报销核算体系。

其次,明确制单中的内容规范。通过统一规范制单中相关的经济分类、会计科目、摘要等内容,有效规范相关的业务内容。

例如,在打车费用支出方面,对于是否使用科研经费,相应的经济分类、会计科目、摘要内容等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核算内容。

最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标准化报销核算体系建设中,管理制度主要包含报销单传递与退单管理制度、报销负面清单制度、特殊事项管理制度。

对于报销单传递与退单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严格按照预审、审核、复审的流程进行,倘若存在退单现象,那么审核后还需要增加复审环节,通过复审来判定是否退单。

对于报销负面清单制度的建设,主要根据报销项目是否为科研经费进行判定,落实制度红线与财务职业底线,完善报销负面清单建设。对于特殊事项管理制度的建设,主要是对现有规章制度中未能考虑的一些特殊事件予以规定,明确对应的审批流程与议事流程。

(四)建立业财一体化报销流程

高校财务报销体系建设需要充分围绕业财一体化要求,建立业财一体化报销流程,在充分发挥业财融合作用的同时进一步规范报销流程。

具体来说,高校应在现有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保障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高度同步,将报销流程有效嵌入。以固定资产入库的流程为例,高校可通过在资产管理系统中设置填写报账支付信息、生成报销单据模块,将上述会计核算业务前移。

资产管理系统通过获取相关的建账信息数据,等到业务流程进入财务接单环节,信息能够直接对接财务核算管理系统,等到完成对应的核算任务之后,再将获取的数据传输到资产管理系统中。

从上述业财一体化报销流程来看,报销人员的整个操作避免了再次提交入库材料的环节,大幅减少了报销相关手续资料的时间,同时财务账、资产账能够在分类方面完全一致,这个过程中融入预算额度控制、入库复审控制,能够进一步规范报销流程,提高报销的效率。

(五)推进智能财务报销服务模式建设

随着5G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业财融合背景下,高校财务报销体系建设必然需要积极引入新兴信息技术,以提高高校财务报销的自动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高校财务管理建设需求。

具体来说,高校应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力度,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引入,同时综合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OCR)扫描成像、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ProcessAutomation,RPA)等相关技术,对各种报销票据进行准确识别,并对票据进行智能化判断,通过系统进行相关流程的匹配、处理。

大数据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相关信息的挖掘、网络信息的梳理,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报销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系统本身能够自动完成相关的审核工作,只有存在审核问题时,系统才会发出预警,通知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处理,简化报销服务环节,对人力资源成本、时间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六)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风险控制

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强化高校财务报销风险控制,解决交叉对比风险问题。例如,对于差旅费报销,大数据应用能够直接对出差日期是否重叠进行判断,避免重复报销的问题。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高校财务报销面临的风险,高校未来还可以尝试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高校财务报销体系进行智能化控制,将各种风险隐患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结语

业财融合背景下,高校财务报销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规范、科学的财务报销体系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一过程中需要高校正确认识业财融合,深入分析业财融合建设现状,梳理当前财务报销体系存在的问题,围绕业财融合优化财务报销体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bing120.net/bxbdy/9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