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疾病,会让血液的颜色变得暗淡——它的名字,叫白血病。在医学上近几十年来,才找到了控制白血病的有效办法。
从发现白血病到现在:一种看不见实体的恶性肿瘤
白血病是一种肿瘤,它用自我增生的方式摧毁自己“寄居”的人体,而医生要做的,就是与企图自我毁灭的命运交手,努力制止肿瘤的疯狂举动。
简单地解释,白血病就是白血病细胞大量克隆、异常增生,从而抑制人的正常造血功能,并浸润到其他器官的一种疾病。其他肿瘤疾病,可以看到肿瘤这个肉眼可变的实体,白血病看不见肿瘤,但对人体的影响却与其他肿瘤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正是因为看不到实体肿瘤,白血病被发现和命名的时间要远远晚于其他肿瘤。
19世纪中叶,显微镜技术得到进步,当时的医生,开始把病人的血液、组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年,Velpeau医生碰到了一名奇怪的病人。这是一名酗酒和纵欲过度的63岁花匠,医生看到他时,病人高烧、乏力、腹胀、有尿路结石,不久就死亡了。尸检结果排除了梅毒感染——这是那个时代常见的“绝症”,但医生发现死者肝脾肿大,血液黏稠,就像“白粥”一样。
在这以后,又有几位医生发现了类似的病人,他们存在共同的症状,比如贫血、疲倦、发热、牙龈和皮下出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这些人会越来越虚弱,大多数很快死去。他们把病人的血样送到病理学家的手中,供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将患者的血样与正常人的比较,发现患者血样中红色细胞明显减少,而无色颗粒增多。
这位德国科学家在年最早用希腊文“白血”(leukemia)来描述这一病例变化。之后的一百年时间里,科学家们慢慢认识白血病,推测到白血病是从骨髓内起源的,并尝试了骨髓穿刺诊断的方法。直到20世纪医学研究进入分子层面以后,人们对白血病的认识加深。
科学家终于知道到,白血病是由于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它不仅影响骨髓及整个造血系统,还会侵犯身体其他器官。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几种主要的类型。
——————
中国的白血病研究起步并不早,但在几代医疗工作者和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白血病治疗水平不仅赶上国际同行的步伐,并且已经在某些领域实现创新和超越,更加可贵的是,中国科学家从传统药物中研发出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最终成为国际标准,让世界范围的患者受益。
『注』
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可添加图下方 病友会
有问题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