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要因时而动,不能一成不变,怕出事

面对建国以来防控难度最大、感染力最强的新冠病毒,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蔓延扩散的态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内防感染,外防输入”,而且后者越来越占据重要甚至是主导地位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境外输入病例的激增。另一方面是各地加快了复工复产复学的进度。这是当前的总体态势。

在这一个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甚至是越来越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有些地方有些人,当然是一些主政的人,也就是部分官员,在复工复产复商复课方面表现得非常小心,甚至是过于小心谨慎,仍在过度的防疫。

有的的内陆低风险地区,仍然在剑走偏锋,实行着一天两次测温、门禁、小区封闭、禁止出差等制度。这些制度在防疫工作中卓有成效,但是时至今日,却有过度过时之嫌。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对当前防疫形势的判断上出现了偏差,仍然在实行所谓的战时状态应急体制。要知道在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的常态防疫。

再者,也是不能言明的,不能明说的就是一些地方官员的“自保”心态。前期,已经有个别官员因为防疫不利,而被火速免职。或许是受了这些影响,吸收了所谓的经验教训,一些官员为了自保,为了乌纱帽而变得小心翼翼。其表现为:在防疫形势趋稳向好的态势下,仍然是沿袭采取过去的防疫措施手段而不加以改进。对于复工复产城市复活是口号式的应付。因为这样风险小。从趋利避害角度,从个人角度,这样做最稳妥。可是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人,如此则是贻害无穷。

而如此做,不仅迟滞了当地的复工复产,而且还形成了同是低风险地区、相邻地区工作步调不同步,形成了防疫的壁垒和复活生活的阻隔。甚至是一个城市内,在防疫上也是两重天、多重天。

而其实质是一些人的自私自利,是私心作祟。虽然表面上是防疫为重,其实打的是个人官运的小算盘。值得警惕。

防疫大局变,防疫措施也要跟进,要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否则就是刻舟求剑,就是僵化保守,就是假防疫为名行坐失良机之实。此种思想行为,说重了也有病毒之嫌。

如此,不可不察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bing120.net/bxbys/10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